- 登入
- 註冊

【班克筆記】買方 vs 賣方分析師:投資人該信誰?

▍前言:
投資市場裡,兩種聲音常常互相對決:
👉 買方(Buy-Side)
👉 賣方(Sell-Side)
很多人看報告就直接信,但你如果沒看懂「背後動機」,就只是被動的資訊接收者。
-
▍賣方(Sell-Side)=故事行銷員
• 銀行、券商、基金公司研究報告
• 目的:促成交易、維持公司關係
• 可參考市場新知,但評級/目標價要保留,因為有「推銷色彩」
//
▍買方(Buy-Side)=資本決策者
• 資產管理公司、對沖基金,甚至你自己
• 報告多為內部決策用,目標只有一個:幫資金賺回報
• 優點:更貼近實際,但也需多份交叉驗證
-
🎬 電影《獵金遊戲》就演得很寫實:
劉德華的角色對抗典型「賣方作派」,說「估值要發揮想像力」
——這就是典型賣方行業思維。
-
▍投資判斷的基本功:
1️⃣ 以買方觀點為主參考
2️⃣ 找不同觀點互相對決
3️⃣ 加上自身經驗去驗證
-
💡 觀察:
很多客戶拿賣方新聞來問我,最後常聽到完全不同的答案,因為我補充的是他們沒接觸過的資料。
說白了:
跟著賣方=可能暴富也可能爆虧
跟著我們這類踏實顧問=頂多「好賺難賠」
-
✅ 核心結論:
買方報告更值得重視,但務必交叉驗證。
賣方資訊只能當補充,千萬別單獨當作決策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