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班克筆記】116年新制上路:年領2萬股息就要多繳一筆錢——月月配避稅?這招要失效了


衛福部將修改《健保法》,最快116年上路新制:
利息、股利、租金等收入,改採「年度累計」課徵補充保費。
📊 新制重點:
- 年度累計超過2萬元,就要繳2.11%補充保費
- 扣繳上限從1000萬提升至5000萬
- 預計為健保增加100~200億元收入
若你以為「月月配」可以避開補充保費,這個認知要更新了。
-
▍不是單筆金額,而是年度累計
坦白說,很多人過去用「月月配」拆散股息,以為單筆不超過2萬就能避稅。
但新制改成「年度累計」後,這招會失效。
舉個例子👇
你每個月領1,800元股息(單筆未達2萬)
一年累計:1,800 × 12 = 21,600元
116年後:21,600 × 2.11% = 456元補充保費
-
▍四大項目都要算
116年後,這四項收入都要年度累計:
① 利息收入(定存、債券等)
② 股利收入(不管一次領還是月月配)
③ 租金收入(當房東的租金)
④ 獎金(超過基本工資4倍的部分)
說白了,不管你是股東、房東,還是領獎金的上班族,
通通都會被影響到。
-
▍實際影響試算
讓我們算給你看:
情境A:月月配族
持有高股息ETF,月配1,800元
年度累計21,600元
新制補充保費:456元
//
情境B:定存+股息族
定存利息年領15,000元
股息年領10,000元
年度累計25,000元
新制補充保費:527元
//
情境C:房東+股東
租金年收30,000元
股息年收20,000元
年度累計50,000元
新制補充保費:1,055元
-
💡 班克提醒
✅ 新制不是針對高收入,年領2萬就會中
✅ 月月配避稅不再有效,改成年度累計制
✅ 2025年就要啟動修法,116年上路,還有時間調整
✅ 扣繳上限提高至5000萬,高資產族群影響更大
-
📝 接下來該怎麼辦?
這不是要你恐慌,而是要你重新檢視:
👉 你的資產配置,還適合現在的環境嗎?
- 高股息策略要不要調整?
- 定存、債券、股息的比例要不要重新配置?
- 租金收入能不能優化節稅?
//
👉 提早準備,總比被動應對好
- 距離116年還有時間,現在開始規劃不會太早
- 檢視你的收入結構,算一算新制會影響多少
- 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,把影響降到最低
-
若你也在想這個問題,或是不確定該怎麼調整,
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。
有時候,你需要的不只是資訊,
而是一個陪你理清思緒、給出實際建議的人。
為了更好的財務規劃,一起加油!💪
-
💡歡迎主動聯繫我們聊聊
班克先生官方Line⭢https://lin.ee/gBOaLD8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