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註冊

【班克筆記】房地產「量縮=價跌」?

「前言」
很多人都在等「量縮帶來價跌」,但現在看起來,這個迷思差不多該破除了。
銀行收緊資金 → 成交量自然下降,但買房的人並不是超額槓桿、全貸超貸的投機客,所以也沒有「拚命賣房」的壓力。
結果就是:量縮,但價格撐住,實價登錄就難以出現全面下跌。
-
📊 先看房價指數(2025Q1 六都房價變動):
- 高雄市 -2.75%(跌幅最大)
- 台中市 -1.85%
- 台南市 -1.11%
- 桃園市 -1.06%
- 台北市 -0.52%
- 新北市 -0.56%
→ 這些跌幅,真的夠你期待的「大修正」嗎?
//
📊 再看「公寓」房價增減(2025Q1 年漲幅):
- 桃園 +20%(六都第一)
- 台中 +12.7%
- 高雄 +9.8%
- 台北 +7.2%
- 台南 +6.5%
- 新北 +4.8%
→ 驚訝嗎?雖然整體房價指數有小幅下跌,但特定產品卻大漲。
-
「關鍵提醒」:
房市的核心邏輯不是平均值,而是「交互蹲跳」。
每個地區、產品、個案屬性不同,用「整體平均」來聊市場,只能拿來評論政策效果,卻無法用於實際投資判斷。
所以,穩健投資人看的,不是「量縮等崩盤」,而是資金配置下,哪些區域、產品能守得住價值,甚至逆勢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