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註冊

【投資不動產 vs. ETF0050:班克先生的觀點】—— 先做資產配置,再談投資標的

近期有個研究指數型投資的粉專利用AI工作做了一個分析,就是以過去20年的市場狀況為基礎,如果有同樣一筆資金,投入“0050”或是“不動產”,誰的淨值成長更勝一籌?
▪️以下為該粉專的分析結果與比對條件概要:
- 期間:2004 Q1 ~ 2025 Q2
- 初始條件:600 萬資金,買房成本為房貸 8 成,30 年本息均攤,利率 2.5%,裝潢與每年維護費;0050投資者成本則為租屋租金
- 對比:台灣房市(信義房價指數) vs. 0050(配息直接滾存回去)
▪️結論:
- 買房自住 → 最終淨資產約 6,930 萬
- 買股租房 → 最終淨資產約 9,720 萬
- 0050 報酬率與複利效果長期勝過房產
⸻
『班克先生的核心觀點』
1️⃣ 忽略的關鍵:房產增貸效益
- 條件不對等,應調整→0050 配息滾存 vs. 房產增貸再投入
- 房產每年可增貸,資金可再投入其他資產,槓桿門檻低是不動產投資的核心價值之一
2️⃣ 房產的核心價值
- 資產包容性:可整合高成本債務
- 槓桿可預期:貸款條件在一開始就能確定
- 成長穩健:蛋黃區房產幾乎每年都有穩定的增貸空間
3️⃣ 資產配置邏輯
- 房產 = 資產基底 + 穩定槓桿來源
- 不動產的槓桿不是風險,擁有降低資產運作風險的特質可稱為資產組合的基底
- 槓桿核心在於設定合理的資債比並且維持穩定,並非消滅所有債務
4️⃣ 實務建議
- 不動產增貸後將資金投入 ETF 或美元資產,分散風險
- 房產增貸 + 金融資產 → 資產水庫策略
- 不同資產類別對應不同投資人性,關鍵是風控與紀律
⸻
『班克總結立場』
* 投資不必在投資項目上選邊站,關鍵是資產配置的策略主幹與槓桿策略
* 忽略房產的槓桿價值 = 放棄資產成長的核心工具
* 最佳配置需同時考量:
-增貸策略
-風險管理
-槓桿比例
結論:房產基底 + 資產配置 = 最佳效益 & 風險平衡
#投資理財 #房地產 #ETF #資產配置